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出現水腫如何治療

發佈時間:2025-10-26 08:04:41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出現水腫可通過限制水鈉攝入、應用利尿劑、補充白蛋白、改善腎臟功能、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等。

1. 限制水鈉攝入: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腎臟排水排鈉功能減弱,過多攝入水鈉會加重水腫。減少水和鈉鹽的攝入,能減輕腎臟負擔,緩解水腫症狀。一般建議每天鈉鹽攝入量不超過 3 克,根據水腫程度適當控制水分攝入,可有效減少體內水鈉瀦留,從而減輕水腫。

2. 應用利尿劑:遵醫囑使用氫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內酯膠囊,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水鈉代謝紊亂引發水腫,利尿劑可促進腎臟排尿,增加水鈉排出體外,降低體內液體量,減輕水腫。通過作用於腎臟不同部位,影響腎小管對電解質和水的重吸收,達到利尿消腫目的。

3. 補充白蛋白: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常因蛋白尿導致白蛋白丟失,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從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水腫。補充白蛋白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使水分重新回到血管內,減輕組織水腫,改善患者水腫狀態。

4. 改善腎臟功能:積極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的原發病,如控制高血壓、治療糖尿病等,使用保護腎臟的藥物,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增強腎臟對水鈉的代謝能力,從根本上緩解因腎臟功能受損導致的水腫問題。

5. 手術治療:對於一些因嚴重的腎臟結構異常或梗阻等原因導致水腫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通過手術解除梗阻或修復異常結構,恢復腎臟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有效緩解水腫症狀。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出現水腫,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原則,定期復查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和水腫症狀。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出現水腫如何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