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提倡懷孕女性應該定期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但還是每年有很多寶寶出生之後一段時間就出現了腦癱,腦癱屬於一種中樞神經障礙綜合症,主要發病位置是腦部,但是也會傷害到四肢,大多患兒都會有智力缺陷,精神障礙以及語言障礙等,父母發現自家寶寶有腦癱之後,必須抓緊時間去醫院治療,那麼在治療腦癱的時候都要注意甚麼呢?
父母在發現自家孩子有腦癱疾病之後,首先要對室內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必須保證室內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一定要有專人來守護寶寶,避免造成意外的傷害。同時也應幫寶寶做好個人衛生,比如說需要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
腦癱治療的注意事項
1.肌肉訓練:肌肉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使痙攣的肌肉放鬆,這能夠有效的促進肌肉運用,另外也能改善肌肉的運動,如果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大多數腦癱患兒能穿衣,上廁所及走路。
2.矯行夾板的應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克服肌痙攣所引起的畸形,可以使用夾板或石膏,首先需要逐漸伸展短縮的肌肉,這樣能夠矯正畸形,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在麻醉下進行矯治,絕大多數患兒矯正三個月後可以長期共存應用可活動的支架或夾板。
3.職業訓練:當腦癱患兒到一定年齡階段,就可以使用職業訓練的方式,比如說書寫、打字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這樣可以讓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雖然現在醫療技術非常先進,但針對腦癱疾病,臨床上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方式,只能採取一些保守的方法,盡量控制病情,父母在發現自家小兒有腦癱後,不僅要幫助他們使用肌肉訓練,職業訓練等治療方法,另外平常也應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要保證居住環境的清潔,做好寶寶的個人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