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晚期症狀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精神神經症狀等。
1. 呼吸衰竭: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加劇,即使在安靜狀態下也感氣促明顯,常伴有發紺,即口唇、指甲等部位呈現青紫色。還會有頭痛、失眠、精神恍惚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昏迷,這是由於機體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導致。
2. 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為主,表現為下肢明顯水腫,從腳踝逐漸向上蔓延,還會出現頸靜脈怒張,肝臟腫大且有壓痛,胃腸道淤血導致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營養狀況。
3. 心律失常: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患者常有心悸、心慌的感覺,嚴重心律失常可能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頭暈、黑矇甚至暈厥。
4. 消化道出血:因胃腸道淤血、黏膜糜爛等原因,可出現嘔血、黑便等症狀,這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營養消耗,使身體更加虛弱。
5. 精神神經症狀: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譫妄,也可能表現為表情淡漠、嗜睡,嚴重時陷入昏迷,這與腦缺氧、二氧化碳瀦留以及酸鹼平衡失調等因素密切相關。
肺源性心臟病晚期病情複雜且嚴重,患者需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著涼,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高蛋白原則,以減輕心臟負擔,增強機體抵抗力,盡可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