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性脫水通常是指水和鈉同時缺失,但失鈉多於失水,血清鈉濃度低於正常範圍,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的一種脫水類型。
當機體出現低滲性脫水時,由於失鈉多於失水,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會降低。這會使得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也隨之減少,從而導致尿量增多。同時,細胞外液的容量減少,為了維持有效循環血量,機體通過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減少鈉的排出。
低滲性脫水可因多種原因引起,比如胃腸道消化液持續性丟失,像反復嘔吐、長期胃腸減壓引流等,導致大量鈉隨消化液丟失;大面積燒傷時,創面大量滲液,若只補充水分而未補充適量鈉鹽,也會引發低滲性脫水;還有腎臟疾病導致鈉丟失過多等情況。
低滲性脫水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視覺模糊、軟弱無力、脈搏細速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休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鹽分。當出現可能導致體液大量丟失的情況,如劇烈運動、嚴重腹瀉等,應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維持體內水鹽平衡。若發生疾病導致低滲性脫水,務必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按時服藥、補液,以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