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手抖表現多樣,有細微震顫、意向性震顫、姿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撲翼樣震顫等。
1. 細微震顫:最為常見,雙手平舉時,可觀察到手指快速、輕微的抖動,幅度較小,頻率較高,通常每秒可達8-12次左右,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疲勞時可能會更加明顯。
2. 意向性震顫:在進行指向目標的動作過程中,如用手指指鼻尖,接近目標時手抖會加劇,離目標越近抖動越明顯,這是由於甲亢影響神經系統對肌肉運動的精准控制。
3. 姿勢性震顫:當維持某種特定姿勢時出現手抖,比如手臂向前伸直、拿東西等姿勢下,手部會出現明顯震顫,一旦姿勢改變或放鬆,震顫可能會有所減輕。
4. 運動性震顫:在主動運動時出現,與意向性震顫不同的是,運動過程中全程都有震顫,且在運動初期可能就較為明顯,影響正常的動作完成,如書寫、持物等精細動作。
5. 撲翼樣震顫:相對較為罕見,雙手向前平伸,手指分開時,可看到手部出現快速、不規則、像鳥撲翼一樣的抖動,多在病情較為嚴重時出現。
出現手抖症狀懷疑甲亢時,應及時就醫檢查診斷。若確診甲亢,要積極配合治療,嚴格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等指標。日常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上減少含碘食物攝入,適當進行舒緩運動,以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