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頭痛、視覺障礙、猝倒、肢體麻木等。
1.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多在頭部突然旋轉或屈伸時發作,嚴重程度不一,可為輕微頭暈,也可導致天旋地轉,甚至惡心、嘔吐、耳鳴等伴隨症狀也會出現,這主要是因為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刺激,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所致。
2. 頭痛:常與眩暈同時存在,多為單側頭痛,部位主要在枕部、頂部或顳部,性質多樣,如跳痛、脹痛等。其原因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側支循環血管擴張而導致頭痛。
3. 視覺障礙:患者可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模糊、復視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明。這是由於椎動脈痙攣引起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或因頸椎病變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眼部血管痙攣,影響視網膜血液循環。
4. 猝倒:這是較為嚴重且特殊的症狀,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時,可突然下肢無力而跌倒,但意識清醒,多能自行站起。主要是因為椎動脈受到突然的壓迫,腦部供血急劇減少,導致身體失去平衡。
5. 肢體麻木:部分患者會出現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感,這是由於頸椎病變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導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引起肢體感覺異常。
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或頸部過度勞累。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和硬度的枕頭,有助於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適當進行頸部鍛鍊,增強頸部肌肉力量。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積極配合治療,以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