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發作期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飲食控制、休息與關節保護、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痛風發作主要是體內尿酸水平波動引發炎症反應。遵醫囑使用秋水仙鹼片,能抑制白細胞趨化,減輕炎症,緩解疼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膠囊,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達到抗炎止痛效果;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龍片,可快速減輕炎症,緩解痛風急性發作症狀,適用於對其他藥物治療無效或有禁忌證的患者。
2. 飲食控制:痛風與高嘌呤飲食密切相關。發作期要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因為這些食物會使體內尿酸生成增加。多吃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同時大量飲水,每日至少 2000 毫升,促進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減輕痛風症狀。
3. 休息與關節保護:痛風發作時關節疼痛劇烈,此時讓受累關節充分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可減少關節摩擦和損傷,防止炎症進一步加重。同時,對疼痛關節進行適當保護,如使用護具等,避免外力碰撞,有助於緩解疼痛,利於炎症消退。
4. 物理治療:冷敷是常用的物理治療方法。痛風發作時,局部炎症導致紅腫熱痛,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炎症介質釋放,從而緩解疼痛和腫脹。一般每次冷敷 15 - 20 分鐘,每天可進行 3 - 4 次。
5. 手術治療:對於痛風石較大,影響關節功能,或經藥物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且反復發生痛風發作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可切除痛風石,減輕對關節等部位的壓迫和破壞,改善關節功能。但手術有一定風險,需嚴格掌握適應證,在專業醫生評估後進行。
痛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運動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定期監測尿酸水平,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注意飲食均衡,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以減少痛風發作的頻率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