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感染的症狀包括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
1. 腹痛:胃腸感染時,炎症刺激胃腸道黏膜及周圍組織,引發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為隱痛、脹痛或絞痛,位置多集中在臍周或下腹部,部分患者疼痛會隨病情變化而加劇或緩解。
2. 腹瀉:這是常見症狀,由於腸道受到病原體侵襲,腸道黏膜分泌過多液體,吸收功能受損,導致排便次數增多,糞便質地稀薄,可呈水樣便、糊狀便,嚴重時一天可達數次甚至十幾次。
3. 惡心:胃腸感染致使胃腸功能紊亂,胃內壓力改變,刺激嘔吐中樞,引發惡心感,常伴有胃部不適、脹滿等感覺。
4. 嘔吐:當惡心感強烈時,就會出現嘔吐症狀。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感染時可能含有膽汁,頻繁嘔吐會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5. 發熱:病原體在體內繁殖,釋放毒素,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出現發熱症狀,體溫高低因感染病原體類型和個體差異有所不同。
日常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食物,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按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