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症狀包括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病變、皮膚症狀、關節症狀等。
1. 口腔潰瘍:是白塞氏病最常見症狀,復發性口腔潰瘍常為首發表現,潰瘍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表面有黃色假膜,周圍有紅暈,疼痛明顯,一般1-2周可自愈,但易反復發作。
2. 生殖器潰瘍:多發生於外生殖器,如男性陰囊、陰莖,女性大小陰唇等部位,症狀與口腔潰瘍相似,但潰瘍更深更大,愈合時間較長,約2-3周,也會反復出現。
3. 眼部病變:可表現為葡萄膜炎、視網膜炎等,患者會出現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
4. 皮膚症狀:常見結節紅斑,多發生於下肢,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有壓痛;還可能出現痤瘡樣皮疹、毛囊炎等,針刺反應陽性也是其特徵之一。
5. 關節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多累及膝關節、踝關節等大關節,一般無關節畸形。
白塞氏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皮膚及生殖器清潔,避免感染。規律作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心態。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需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