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危害有消化不良、貧血、胃出血、胃潰瘍、胃癌等。
1. 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會導致胃黏膜變薄、腺體萎縮,影響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使得食物在胃內不能充分消化和排空,從而引發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狀,降低生活質量。
2. 貧血:一方面,胃黏膜萎縮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導致巨幼細胞貧血;另一方面,長期的慢性炎症可能導致胃腸道慢性失血,引起缺鐵性貧血,患者會出現乏力、頭暈等症狀。
3. 胃出血:炎症刺激胃黏膜,導致黏膜糜爛、潰瘍,當病變侵犯到胃黏膜下血管時,就可能引發胃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4. 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侵蝕作用增強,容易形成胃潰瘍,患者會出現週期性、節律性上腹部疼痛,還可能伴有反酸、噯氣等症狀。
5. 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胃癌的癌前病變,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可能發生異型增生,逐漸發展為胃癌,雖然癌變幾率相對較低,但仍需高度警惕。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與健康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同時,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採取相應治療措施,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