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診斷依據有胃鏡檢查、血清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自身抗體檢測、維生素B12吸收試驗等。
1. 胃鏡檢查:通過胃鏡可直接觀察胃黏膜的形態、色澤等變化,自身免疫性胃炎常表現為胃體黏膜萎縮,色澤變淡,皺襞變細平坦,黏膜變薄,有時可見黏膜血管紋。
2. 血清學檢查:檢測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等指標。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提示胃體黏膜萎縮,對自身免疫性胃炎診斷有重要意義。
3. 組織病理學檢查:取胃黏膜組織進行病理切片,觀察細胞形態和結構,可見胃體部黏膜萎縮,主細胞、壁細胞減少或消失,伴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等特徵性改變。
4. 自身抗體檢測:檢測血液中抗壁細胞抗體、抗內因子抗體等自身抗體,若這些抗體呈陽性,有助於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診斷,且與疾病的發病機制相關。
5. 維生素B12吸收試驗:自身免疫性胃炎可因內因子缺乏影響維生素B12吸收,通過該試驗可瞭解維生素B12吸收情況,輔助診斷疾病。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日常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定期復查胃鏡、血清學等相關指標,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