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脫出和突出在病理程度、症狀表現、影像學特徵、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
1. 病理程度:頸椎突出是指椎間盤的髓核部分突出,但纖維環尚完整;而頸椎脫出則是髓核突破了纖維環,完全脫離了椎間盤的正常位置,病情更為嚴重。
2. 症狀表現:頸椎突出症狀相對較輕,可能僅出現頸部疼痛、僵硬,伴有上肢的輕微麻木、無力;頸椎脫出因對脊髓、神經的壓迫更嚴重,常導致上肢放射性劇痛、感覺障礙,甚至會出現下肢行走不穩、大小便失禁等嚴重神經功能受損症狀。
3. 影像學特徵:頸椎突出在影像學檢查如CT、MRI上顯示為椎間盤局限性向椎管內隆起;頸椎脫出在影像上可見髓核組織離開椎間盤原有位置,在椎管內形成游離體,對周圍組織壓迫更明顯。
4. 治療方法:頸椎突出通常先採取保守治療,如頸部牽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多數患者症狀可緩解;頸椎脫出因病情嚴重,保守治療往往效果不佳,大多需要手術治療,解除神經壓迫,穩定脊柱。
日常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適當進行頸部鍛鍊,增強頸部肌肉力量。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