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出血的症狀有嘔血、黑便、便血、吞咽困難、胸痛等。
1. 嘔血:這是較為直觀的症狀表現,患者會嘔吐出鮮紅色或暗紅色血液,有時還會伴有血凝塊。因為食道出血後,血液反流至口腔經嘔吐排出,出血量較大時更為明顯。
2. 黑便:血液在腸道內經過消化液作用後,血紅蛋白中的鐵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致使糞便顏色變黑,質地通常較為黏稠發亮,如同柏油樣。即便沒有明顯嘔血,出現黑便也可能提示食道有出血情況。
3. 便血:當食道出血量較大且出血速度快時,血液來不及在腸道內充分消化,就會隨糞便排出,表現為便血,血液顏色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
4. 吞咽困難:食道出血可能引發局部炎症、水腫,導致食道管腔狹窄,食物通過受阻,患者在吞咽食物時會有明顯的梗阻感,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吞咽。
5. 胸痛:食道出血部位的炎症刺激周圍神經,可引起胸痛症狀,疼痛性質多樣,如隱痛、刺痛或灼痛等,疼痛程度和持續時間因個體差異和出血情況而異。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過燙、過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對食道黏膜的損傷。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積極治療,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的檢查和治療,切不可自行隨意用藥或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