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一般不會自行消失,通常症狀較輕的患者在 2 至 3 個月可能會有所緩解,但嚴重的患者可能長期無法自愈。
腱鞘炎是由於腱鞘因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改變所導致的臨床綜合徵。當頻繁活動關節,使肌腱與腱鞘過度摩擦,腱鞘就會出現充血、水腫等炎症反應。身體自身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在炎症初期,若能及時減少活動,給身體自我修復的機會,輕微的炎症有可能慢慢減輕。
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在發病後及時調整生活習慣,減少患病部位的活動量,讓肌腱和腱鞘得到充分休息,同時配合適當的熱敷等物理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有助於炎症的吸收,這種情況下 2 至 3 個月症狀可能會有所緩解。若病情較為嚴重,腱鞘的炎症反應強烈,出現明顯的腫脹、疼痛,甚至影響到關節的正常活動,僅靠身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很難使炎症消退,往往需要醫療干預,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否則可能長期存在症狀,無法自愈。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長時間重復性的手部或其他部位的動作,工作一段時間後適當休息,活動關節。一旦出現腱鞘炎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不要盲目等待其自愈,以免延誤病情,導致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