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虛可服用的常見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杞菊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1.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常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症狀。是滋補腎陰的基礎方劑,很多腎陰虛相關病症都可適用。
2. 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而成。增強了滋陰降火的作用,對於腎陰虛兼陰虛火旺導致的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等症狀有較好療效。適合有虛火表現的腎陰虛患者。
3. 左歸丸:主要成分有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肉、川牛膝、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等。能滋補腎陰,填精益髓,常用於真陰不足,腰酸膝軟,盜汗,神疲口燥等症。側重於補腎填精,對於腎陰虛較嚴重,精髓虧虛者較為適用。
4. 杞菊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有滋腎養肝的功效,可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等症狀。對於腎陰虛同時伴有眼睛不適症狀的患者較為合適。
5. 大補陰丸:由熟地黃、知母鹽炒、黃柏鹽炒、龜甲醋炙、豬脊髓等製成。能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等。對於腎陰虛且虛火較旺,出現多種陰虛症狀者有不錯的調理作用。
在服用這些中成藥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藥效。同時,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如果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無改善,或出現新的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