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結腸炎是結腸部位急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便血、惡心嘔吐等症狀,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
一、急性結腸炎的表現:
1. 消化系統症狀:腹痛多為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陣發性絞痛,疼痛程度不一。腹瀉較為常見,每日排便次數可達數次甚至十幾次,糞便多為糊狀或水樣,嚴重時可帶有黏液或膿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
2. 全身症狀:病情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時,可出現發熱、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狀。發熱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若出現高熱,可能提示存在嚴重感染。乏力表現為身體疲倦、活動耐力下降,長期患病導致營養吸收不良,進而引起消瘦。
3. 其他症狀: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里急後重感,即排便不盡感,頻繁有便意但每次排便量不多。還有些患者會出現腹部脹氣,影響正常的消化和生活。
2.急性結腸炎的治療:
1. 一般治療: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有利於身體恢復。飲食上,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麵條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輕腸道負擔。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通過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輸液的方式進行補充。
2. 藥物治療:根據病因選擇合適藥物。感染性急性結腸炎,若為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療;非感染性急性結腸炎,可使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控制炎症。還可使用止瀉藥物緩解腹瀉症狀,使用調節腸道菌群的藥物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
患病期間要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復查,以便醫生瞭解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著涼,加重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因為情緒因素也可能影響腸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