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從症狀表現、發病機理、舌象脈象、日常表現、對冷熱感受來判斷是陽虛還是陰虛。
1. 症狀表現:陽虛常見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夜尿頻多、大便溏薄等;陰虛多有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等。
2. 發病機理:陽虛是人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陰虛是人體陰液虧少,機體失去濡潤滋養,同時無以制陽,陽相對偏亢而生內熱。
3. 舌象脈象:陽虛者舌質淡嫩,舌苔白潤,脈象沈遲無力;陰虛者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象細數。
4. 日常表現:陽虛者喜靜,活動量少,易疲倦,面色蒼白或萎黃;陰虛者性情多急躁,易心煩,形體多消瘦。
5. 對冷熱感受:陽虛者畏寒喜暖,遇寒症狀加重,得溫則舒;陰虛者怕熱,熱天或高溫環境不適症狀明顯。
判斷陽虛還是陰虛需綜合多方面考量。日常要注意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若難以準確判斷或身體不適症狀明顯,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明確診斷並進行針對性調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