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腫瘤的臨床症狀包括疼痛、神經功能障礙、脊柱畸形、腫塊、全身症狀等。
1. 疼痛:是最常見症狀,早期多為間歇性隱痛,隨病情發展可變為持續性劇痛,活動、咳嗽、夜間時疼痛常加重,因腫瘤對周圍組織壓迫、侵犯及骨質破壞導致。
2. 神經功能障礙:腫瘤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可出現肢體麻木、無力、感覺減退,嚴重時會有大小便失禁、截癱等情況,不同神經受壓部位對應不同功能障礙表現。
3. 脊柱畸形:腫瘤破壞椎體骨質,導致椎體塌陷,引起脊柱後凸、側彎等畸形,外觀上可出現背部隆起或脊柱形態異常。
4. 腫塊:部分脊柱腫瘤可在體表觸及腫塊,質地、大小不一,良性腫瘤腫塊多邊界清晰、活動度較好,惡性腫瘤腫塊邊界不清、質地較硬、活動度差。
5. 全身症狀:惡性脊柱腫瘤晚期可出現消瘦、乏力、低熱、貧血等全身症狀,是由於腫瘤消耗機體營養、影響正常代謝及引發免疫反應所致。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脊柱過度受力與損傷。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一旦確診脊柱腫瘤,需積極配合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按時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策略,爭取更好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