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服藥需注意按時按量、藥物相互作用、定期復查、不良反應監測等。
1. 按時按量:嚴格按照醫生規定的時間和劑量服藥至關重要。隨意增減藥量或漏服,可能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不穩定,影響治療效果,甚至使病毒產生耐藥性,加大後續治療難度。
2. 藥物相互作用: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保健品等。因為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可能發生相互作用,改變藥物療效或增加不良反應風險,影響乙肝治療進程。
3. 定期復查: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等。通過復查,醫生能瞭解藥物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方向正確,保障肝臟健康。
4. 不良反應監測:留意服藥後身體反應,若出現異常症狀,如惡心、嘔吐、乏力加重等,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以便醫生判斷並採取相應措施,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大損害。
慢性乙肝患者在服藥治療期間,除嚴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項,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避免飲酒等。同時,要積極配合醫生,如有任何疑問及時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