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症狀有腹瀉、嘔吐、發熱、腹痛、脫水等。
1.腹瀉:是最為突出的症狀,每日腹瀉次數可達5-10次,甚至更多,大便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這是由於輪狀病毒侵襲腸道,破壞腸黏膜細胞,影響腸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導致腸道分泌過多液體,從而引起腹瀉。
2.嘔吐:通常在發病初期出現,頻繁嘔吐,可能會吐出胃內容物。病毒感染引發胃腸道的應激反應,刺激嘔吐中樞,導致嘔吐症狀出現。
3.發熱:部分患兒會伴有發熱症狀,體溫一般在38℃-39℃,少數患兒體溫可能更高。這是身體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做出的反應,通過升高體溫來抑制病毒的複製。
4.腹痛:患兒可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哭鬧等,提示存在腹痛情況。病毒感染致使腸道蠕動紊亂、腸壁肌肉痙攣,進而引發腹痛。
5.脫水:由於頻繁腹瀉和嘔吐,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如果沒有及時補充,很容易出現脫水症狀,如皮膚乾燥、眼窩凹陷、尿量減少、精神萎靡等。
日常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餐具定期消毒,避免接觸感染源。若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