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部扭傷水腫發紫需注意休息、冷敷熱敷、合理用藥、適當按摩、調整飲食等。
1. 休息:扭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加重損傷,盡可能讓受傷的腳踝得到充分休息,將腳抬高,高於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2. 冷敷熱敷:在扭傷初期的24 - 48小時內進行冷敷,每次15 - 20分鐘,間隔1 - 2小時,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48小時後改為熱敷,用溫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患處,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吸收。
3. 合理用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雲南白藥膏、紅花油等;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
4. 適當按摩:待腫脹和疼痛有所緩解後,可輕柔按摩受傷部位,從腳踝周圍向心性按摩,力度適中,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但要避免用力按壓損傷部位。
5. 調整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蔬果等,增強身體抵抗力,促進恢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腳踝扭傷恢復需要時間,在此期間要多注意觀察症狀變化。若腫脹、疼痛持續加重或長時間不緩解,應及時就醫。日常活動中也要注意安全,運動前做好熱身,防止再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