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症鍛鍊需注意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運動時間、熱身活動、姿勢調整等。
1. 運動強度: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控制運動強度,避免過度劇烈運動。過度運動易使關節承受過大壓力,加重骨質增生對周圍組織的刺激,導致疼痛、腫脹等症狀加劇。應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讓身體逐步適應。
2. 運動方式:選擇對關節壓力小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水的浮力可減輕身體重量對關節的壓力;散步也是不錯選擇,步伐平穩,關節受力相對均勻。避免爬山、上下樓梯等增加關節負擔的運動,這類運動會使關節面摩擦增大。
3. 運動時間: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每次運動不宜過長,防止身體疲勞。疲勞狀態下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下降,易引發意外損傷,且長時間運動可能加重關節磨損。可分多次短時間運動,保持身體活力。
4. 熱身活動:鍛鍊前充分熱身至關重要,能使關節、肌肉等得到充分準備,提高靈活性,減少運動損傷風險。可進行簡單關節活動操、慢走等,讓身體微微出汗,為正式運動做好鋪墊。
5. 姿勢調整:運動過程中保持正確姿勢,確保身體各部位受力均勻。錯誤姿勢會使局部關節和肌肉受力不均,加重骨質增生病情。比如站立時保持挺胸收腹,行走時步伐穩健。
骨質增生症患者鍛鍊時要多方面留意,根據自身病情和身體條件科學鍛鍊。日常還需注意休息,避免關節長時間處於同一姿勢。若鍛鍊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調整鍛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