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麻疹全身症狀可從退熱、止咳、緩解眼鼻症狀、補充營養、預防併發症等方面著手。
1. 退熱:麻疹常伴有高熱,若體溫不超過38.5℃,一般採取物理降溫,如用濕毛巾敷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處,通過水分蒸發帶走熱量。若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物,以防高熱驚厥,用藥時需嚴格按劑量服用。
2. 止咳:當出現咳嗽症狀時,若咳嗽較輕,可適當多喝溫水,濕潤呼吸道,緩解咳嗽。若咳嗽劇烈影響休息和生活,可遵醫囑使用止咳藥物,如氨溴索等,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減輕咳嗽症狀。
3. 緩解眼鼻症狀:麻疹可能導致眼結膜充血、流涕等。可用生理鹽水清洗眼睛,清除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潔,防止感染。對於流涕,可使用生理鹽水滴鼻,軟化鼻痂,利於排出,保持鼻腔通暢。
4. 補充營養:患病期間身體消耗大,應保證營養供給。給予富含維生素、蛋白質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蔬果等,少食多餐,以維持身體正常代謝和恢復體力。
5. 預防併發症:密切觀察病情,如出現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異常,可能是併發肺炎、腦炎等,需及時就醫治療,積極預防和處理併發症,避免病情加重。
在麻疹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居住環境保持空氣流通、溫度適宜。飲食上遵循上述原則,同時注意皮膚清潔。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和護理,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