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腿疼可能是乳酸堆積、肌肉拉傷、關節磨損、筋膜炎、生長痛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1. 乳酸堆積:運動時身體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堆積在腿部肌肉中,就會引起疼痛。這是較為常見的情況,一般休息幾天,讓身體自然代謝乳酸,同時可適當進行腿部按摩、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乳酸排出,疼痛就能逐漸緩解。
2. 肌肉拉傷:運動中用力過猛或姿勢不當,可能導致腿部肌肉拉傷,引發疼痛。輕度拉傷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冷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48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淤血吸收。還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消腫止痛酊等藥物,幫助緩解疼痛和消腫。
3. 關節磨損:長期或劇烈運動易造成腿部關節磨損,引起疼痛。要減少運動量,避免關節過度負重。可通過熱敷、按摩關節周圍肌肉來緩解。也可遵醫囑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片、雙醋瑞因膠囊等藥物,保護關節軟骨。
4. 筋膜炎:運動過度、受寒等因素可誘發腿部筋膜炎,產生疼痛。平時要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勞累。可進行紅外線照射、超聲波等物理治療。疼痛嚴重時,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美洛昔康片等藥物止痛。
5. 生長痛:青少年在生長髮育階段,運動後可能出現生長痛。這是骨骼生長迅速,周圍肌肉、肌腱生長相對緩慢導致的牽拉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通過熱敷、按摩緩解疼痛,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和休息,促進身體發育。
運動後腿疼原因多樣,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日常運動要做好熱身和拉伸,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方式,避免過度運動,減少腿疼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