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尿失禁可能是盆底肌鬆弛、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泌尿系統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症、心理因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鍛鍊、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心理干預等。
1. 盆底肌鬆弛:孕期激素變化及子宮重量增加,使盆底肌支撐力下降。可通過凱格爾運動改善,即收縮盆底肌肉,保持 5 秒後放鬆,重復進行,每天 3 組,每組 10 - 15 次。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盆底康復治療儀輔助治療,促進盆底肌恢復。
2. 子宮增大壓迫膀胱:隨著孕周增加,子宮不斷增大,壓迫膀胱導致容量減小。孕婦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休息時可適當墊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減少液體攝入量,尤其是睡前 1 - 2 小時,避免大量飲水。
3. 泌尿系統感染:細菌入侵尿道引發炎症,刺激膀胱導致尿失禁。需增加水分攝入,每天保證 1500 - 2000 毫升,多排尿衝刷尿道細菌。遵醫囑服用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膠囊、三金片,按時按量用藥控制感染。
4. 膀胱過度活動症: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出現不自主收縮。孕婦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膀胱刺激。可進行膀胱訓練,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增強膀胱儲尿能力。
5. 心理因素:孕期精神緊張、焦慮等影響排尿。孕婦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壓力。家人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孕中期出現尿失禁情況,孕婦不要過於緊張。日常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保持會陰部清潔。同時,按照醫生建議定期產檢,及時瞭解自身和胎兒健康狀況,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