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做全身檢查主要涉及疾病診斷、病情評估、腫瘤篩查、尋找原發灶、判斷療效等。
1. 疾病診斷:PET-CT通過檢測身體各部位代謝情況,能發現代謝異常增高或減低區域,輔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病變。許多疾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全身檢查可全面掃描身體,不放過潛在病灶,為準確診斷提供依據。
2. 病情評估:對於已確診疾病患者,全身檢查能清晰瞭解疾病在全身的分布範圍、嚴重程度等。比如腫瘤患者,可明確腫瘤是否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幫助醫生制定更合理治療方案。
3. 腫瘤篩查:PET-CT對腫瘤細胞代謝變化敏感,能在腫瘤還處於較小、無症狀階段發現異常。全身檢查可對身體各器官系統進行排查,有助於早期發現腫瘤,提高患者生存率。
4. 尋找原發灶:當發現身體有轉移瘤但原發部位不明確時,全身PET-CT檢查可通過對全身掃描,尋找代謝異常增高的原發腫瘤病灶,為後續治療指明方向。
5. 判斷療效: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通過全身PET-CT檢查可觀察治療後身體各部位病變的代謝變化,判斷治療是否有效,以便及時調整治療策略。
日常生活中,若醫生建議進行PET-CT全身檢查,應積極配合。檢查前要遵循醫生指示做好準備,檢查後注意休息、多喝水促進放射性藥物排出。若檢查結果有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後續處理,以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