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為甚麼躺著測血壓比坐著測低

發佈時間:2025-07-01 01:26:37

躺著測血壓比坐著測低可能與身體姿勢改變、心臟位置變化、血管受壓情況、神經調節差異、測量誤差等有關。

1. 身體姿勢改變:當人從坐姿變為躺姿時,身體處於更放鬆狀態,肌肉緊張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小,血壓相應下降。坐姿時身體部分肌肉需維持一定張力以保持坐姿穩定,會使血管受到一定壓力,導致血壓相對較高。

2. 心臟位置變化:躺著時心臟與測量部位通常是手臂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高度,血液流動時克服重力影響較小。而坐著時心臟位置相對較高,血液流向手臂等部位需克服一定重力,心臟泵血壓力會有所增加,進而使血壓測量值偏高。

3. 血管受壓情況:坐著時,手臂自然下垂,血管可能受到一定壓迫,影響血液流通,血壓測量值會受影響而升高。躺著時手臂擺放更自然,血管受壓情況減輕,血壓測量更接近真實值,往往會偏低。

4. 神經調節差異:不同姿勢會刺激不同的神經反射。坐姿時,身體的應激反應可能使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血壓升高。躺姿時身體放鬆,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血壓也隨之降低。

5. 測量誤差:測量過程中,儀器與手臂位置、測量時間等因素也可能導致誤差。比如坐姿時手臂未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或測量時間不一致等,都可能使測量結果出現偏差。

在日常測量血壓時,應盡量保持測量姿勢的一致性,按照正確方法操作。若發現血壓異常波動,不要自行判斷,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以確保能準確掌握血壓情況,採取合適的治療或保健措施 。

為甚麼躺著測血壓比坐著測低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