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部勞損的表現有腰部疼痛、活動受限、肌肉僵硬、姿勢異常、下肢牽涉痛等。
1.腰部疼痛:疼痛是慢性腰部勞損最為突出的症狀,多為隱痛或酸痛,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骶部,有時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且疼痛具有反復性,在長時間彎腰、久坐、久站或天氣變化時容易發作。
2.活動受限:腰部活動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前屈、後伸、側屈等動作。患者在進行這些動作時,會感覺到腰部僵硬、不靈活,嚴重時甚至無法完成一些正常的腰部活動,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3.肌肉僵硬:患病部位的肌肉常常處於緊張、僵硬狀態,用手觸摸可感覺到肌肉發硬,缺乏彈性。這是由於長期的勞損導致肌肉持續收縮,得不到充分放鬆,進而引起肌肉的緊張度增加。
4.姿勢異常:為了緩解腰部疼痛,患者可能會不自覺地調整姿勢,出現姿勢異常的情況。比如站立時可能會將身體重心偏向一側,或者彎腰駝背,以減輕腰部肌肉的負擔。長期的姿勢異常還可能導致脊柱側彎等更嚴重的問題。
5.下肢牽涉痛:部分慢性腰部勞損患者可能會出現下肢牽涉痛,疼痛從腰部向下放射至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等部位。因為腰部的病變刺激到了神經,引起神經支配區域的疼痛。
慢性腰部勞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過度勞累。同時,可適當進行腰部的康復鍛鍊,增強腰部肌肉力量。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