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沒拆線還滲血可通過壓迫止血、更換敷料、藥物治療、重新縫合、檢查凝血功能等治療。
1. 壓迫止血:使用乾淨的紗布或棉球,輕柔地按壓在滲血部位,保持一定壓力,持續數分鐘,通過物理壓迫促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流出,達到初步止血目的。
2. 更換敷料:及時去除被血液浸濕的舊敷料,用碘伏等消毒劑對傷口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以防止細菌滋生引發感染,之後再覆蓋上新的無菌敷料,為傷口愈合創造清潔環境。
3. 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在傷口局部應用雲南白藥等具有止血功效的藥物,促進血液凝固,加快止血進程;若存在感染跡象,還需使用抗生素預防或控制感染。
4. 重新縫合:若滲血是由於傷口裂開較大導致,需再次進行縫合處理,使傷口邊緣重新對合,利於止血和後續愈合。
5. 檢查凝血功能:若經多種常規處理後仍滲血不止,需考慮凝血功能異常的可能,通過檢查凝血指標,如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明確原因並針對性治療。
傷口未拆線滲血時,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力碰撞傷口,防止加重滲血。同時,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換藥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情況,促進傷口早日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