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中醫治療方法有中藥內服、中藥坐浴、針灸療法、推拿按摩、手術治療等。
1. 中藥內服:脫肛多因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等導致。通過辨證論治,遵醫囑服用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片、黃芪顆粒等藥物,可起到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增強機體的氣血功能,提升下陷的直腸,從而改善脫肛症狀。
2. 中藥坐浴:利用中藥的藥力和溫熱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將五倍子、明礬、苦參等藥物煎水後坐浴,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脫肛部位,減輕局部炎症、水腫,緩解疼痛,促進直腸黏膜的回縮,增強局部組織的彈性。
3. 針灸療法:依據經絡學說,選取特定穴位。針刺百會、長強、足三里等穴位,能調節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激發經氣活動,提升陽氣,增強臟腑功能,對脫肛起到升提固攝的效果,改善直腸脫垂狀況。
4. 推拿按摩:通過專業手法對特定部位進行按摩。按摩腹部及腰骶部相關穴位,可促進氣血運行,調節臟腑功能,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提升中氣,有助於直腸恢復到正常位置,減輕脫肛程度。
5. 手術治療:對於病情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的脫肛患者適用。手術方式如直腸懸吊固定術等,直接對直腸及周圍組織進行修復和固定,從根本上解決直腸脫垂問題,恢復直腸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
日常需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防止久蹲久坐,減少腹壓增加的因素。適當進行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力量。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促進腸道蠕動,減輕直腸負擔,利於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