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慢性胃出血的治療方法有甚麼

發佈時間:2025-07-24 09:52:25
汪余勤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慢性胃出血可能是飲食不規律、胃部潰瘍、胃部炎症、胃部血管畸形、藥物刺激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藥物治療、內鏡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飲食不規律:長期飲食不規律,如經常暴飲暴食、過度飢餓,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發慢性胃出血。應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米粥、麵條、雞蛋羹等,減輕胃部負擔,促進胃黏膜修復。

2. 胃部潰瘍:胃潰瘍導致胃黏膜破損,血管暴露,容易引起慢性出血。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康復新液促進潰瘍面愈合,修復受損組織。同時需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緊張。

3. 胃部炎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部炎症,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炎,炎症長期刺激胃黏膜,可引發慢性胃出血。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遵醫囑採用四聯療法,即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膠囊、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顆粒,根除幽門螺桿菌,消除炎症,緩解胃出血症狀。

4. 胃部血管畸形:胃部血管發育異常,形成畸形血管團,容易破裂出血。對於較小的血管畸形,可在內鏡下進行治療,如注射硬化劑、電凝止血等;對於較大的血管畸形或內鏡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可能需要手術切除病變部位。

5. 藥物刺激: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會損傷胃黏膜,導致慢性胃出血。應在醫生指導下停用或更換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同時遵醫囑使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硫糖鋁混懸液、膠體果膠鉍膠囊、瑞巴派特片等,促進胃黏膜修復。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煙戒酒。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避免食用粗糙、堅硬食物。定期復查胃鏡,監測胃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慢性胃出血的治療方法有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