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摔傷腫了可通過休息、冰敷、熱敷、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來緩解。
1. 休息:膝蓋摔傷腫了後,讓受傷的膝蓋充分休息至關重要。因為繼續活動會加重損傷處的出血和組織液滲出,導致腫脹進一步加劇。受傷後應盡量減少走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負重,可借助輪椅、拐杖等輔助器械活動,為受傷部位創造良好的恢復環境,防止損傷進一步惡化,有助於減輕腫脹和疼痛。
2. 冰敷: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和組織液的滲出,從而減輕膝蓋摔傷後的腫脹。在摔傷後的 24 - 48 小時內,每次冰敷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造成凍傷。通過降低局部溫度,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
3. 熱敷:在受傷 48 小時後進行熱敷,此時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減輕膝蓋的腫脹。可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受傷部位,溫度以能耐受為宜,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改善局部的血液供應,為組織修復提供更多營養物質,促進腫脹消退。
4. 藥物治療:遵醫囑用藥,可選擇雲南白藥膏、三七片、活血止痛膠囊。雲南白藥膏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能直接作用於受傷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和疼痛。三七片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作用,口服後可調節體內血液循環,減少淤血堆積。活血止痛膠囊能活血散瘀、理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膝蓋摔傷後的疼痛和腫脹症狀。
5. 手術治療:若膝蓋摔傷嚴重,出現骨折、韌帶斷裂等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以修復受損的骨骼、韌帶等組織,恢復膝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通過手術固定骨折部位、縫合斷裂韌帶,為受傷組織的愈合創造條件,避免因損傷嚴重導致膝關節功能障礙,促進腫脹的消退和身體的康復。
膝蓋摔傷腫了後要多注意休息,避免二次受傷。恢復期間飲食上可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恢復。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