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寶寶老是拉稀屎,可能是腹部著涼、餵養不當、乳糖不耐受、腸道感染、牛奶蛋白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腹部保暖、調整餵養方式、更換特殊奶粉、藥物治療等。
1. 腹部著涼:寶寶腹部保暖不當易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引起拉稀屎。家長要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根據室溫合理增減衣物,避免冷風直吹寶寶腹部,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防止腹部受涼加重拉稀症狀。
2. 餵養不當:如餵奶量過多、餵奶次數過於頻繁,或奶粉衝泡濃度不合適等都可能造成寶寶消化負擔加重,出現拉稀。要合理調整餵養,按需餵養,控制好餵奶量和次數,嚴格按照奶粉說明書衝泡奶粉,保證奶液濃度適宜。
3. 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就會出現拉稀。可遵醫囑給寶寶服用乳糖酶膠囊、益生菌顆粒、蒙脫石散混懸液,同時可考慮更換為無乳糖奶粉餵養,有助於緩解拉稀症狀。
4. 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腸道引發感染,導致拉稀。如果是細菌感染,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慶大霉素顆粒;病毒感染一般對症治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脫水。
5.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食用含有牛奶蛋白的奶粉後會出現拉稀。需遵醫囑更換為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避免接觸牛奶蛋白,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過敏情況可能會逐漸改善。
日常要多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尿量等情況,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勤洗手,奶瓶等餐具要定期消毒。如果寶寶拉稀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發熱、精神萎靡等異常,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