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撞傷的危險期一般在傷後的72小時內。具體數值區間為傷後1 - 3天。
頭部撞傷後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危險期,是因為受傷後短時間內,腦部可能會出現一系列變化。比如,受傷部位可能會有出血情況,剛開始出血量可能較少,症狀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出血可能逐漸增多,形成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產生壓迫。而且,受傷處的腦組織還可能出現水腫,水腫程度也會在一定時間內逐漸加重,進而影響腦部的正常功能。
在這1 - 3天的危險期內,患者的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有些患者在受傷初期意識清醒,各項表現正常,但幾小時後可能會出現頭痛加劇、嘔吐、意識模糊等症狀,這往往提示腦部情況出現惡化。醫生通常會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徵,如體溫、血壓、心率、呼吸等,還會通過頭顱CT等檢查手段,及時發現腦部的異常變化,以便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頭部撞傷後,在危險期內患者要盡量保持安靜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激動,防止加重腦部損傷。家屬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症狀,如有無頭痛、嘔吐、精神狀態改變等,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即使度過危險期,後續也需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確保腦部恢復正常,有任何不適都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