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有霉菌可能是孕期激素變化、陰道局部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濫用抗生素、接觸感染源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變生活習慣、合理用藥等。
1. 孕期激素變化:孕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雌激素水平升高,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加,陰道pH值降低,適宜霉菌生長繁殖。這種生理變化為霉菌滋生創造了溫床,使得孕婦更容易感染霉菌性陰道炎。
2. 陰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孕期身體負擔加重,孕婦的免疫系統會發生一些變化,陰道局部的免疫力也可能隨之降低。這就導致陰道內原本存在的霉菌更容易大量繁殖,突破陰道的防禦機制,引發感染。
3. 衛生習慣不良:若孕婦不注意個人衛生,如不勤換內褲、不注意外陰清潔,外陰局部的污垢和分泌物就會為霉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另外,使用不衛生的衛生用品,也可能增加霉菌感染的風險。
4. 濫用抗生素:有些孕婦在孕期生病時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生素在殺死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破壞陰道內的正常菌群平衡,抑制有益菌生長,從而使霉菌趁機大量繁殖。遵醫囑用藥如克霉唑栓、制霉菌素片、硝呋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可有效對抗霉菌。
5. 接觸感染源:孕婦接觸到被霉菌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室的毛巾、馬桶座圈,酒店的床單等,就可能被感染。另外,配偶攜帶霉菌,在性生活中也可能傳染給孕婦。
孕期感染霉菌,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內褲,內褲要單獨清洗並在陽光下暴曬。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選擇棉質透氣的內褲。同時,要嚴格遵醫囑用藥,切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復查,確保霉菌感染得到徹底治癒,保障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