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病,主要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等。
1. 椎間盤退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變,含水量減少,彈性降低,容易導致椎間盤突出。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加強腰部肌肉鍛鍊。
2. 損傷: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注意腰部保護,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3. 妊娠:妊娠期間韌帶系統處於鬆弛狀態,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時更大的應力,增加了椎間盤突出的風險。產後注意休息,適當進行腰部康復訓練。
4. 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由於遺傳因素導致椎間盤的結構和功能存在缺陷,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腰部檢查。
5. 先天性脊柱畸形:如脊柱側彎等,可能會影響脊柱的力學平衡,增加椎間盤的壓力,導致突出。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矯正治療,加強脊柱穩定性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彎腰或久坐。加強腰部肌肉的鍛鍊,如游泳、瑜伽等。如果出現腰部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