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之後,由於身體和生理上的變化,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孕婦如果長期睡不好,會影響精神狀態,嚴重的還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因此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於孕婦而言十分重要,那麼,不同時期下的孕婦要怎麼提高睡眠質量呢?下面就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一、睡前泡腳。妊娠早期的孕婦睡前可以經常用熱水泡腳,幫助入睡,提高睡眠質量,妊娠早期胎兒在子宮內迅速發育,但胎兒體積很小,當外力直接壓迫或者孕婦自身壓迫肚子時,對胎兒都不會有負面影響,而且孕前期這個階段不會影響孕婦的日常活動,因此妊娠早期的孕婦可以採取任何舒適的睡姿,如仰臥位、側臥位均可,孕婦睡前可以先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腳心,孕前期經常按摩腳心可以促進足底的血液循環,可以使孕婦更快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二、調整睡姿。妊娠中期的孕婦,腹部會有明顯隆起,此階段要注意保護腹部,使腹部不受壓迫,習慣仰臥位睡覺的孕婦可能會逐漸感到腹部有壓迫感,睡覺時會有不適,建議此階段的孕婦可以將仰臥位改成側臥位,尤其是右側臥位,這樣對於心臟的壓迫也比較小,孕婦感覺比較舒適,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三、睡的床要軟硬適中。妊娠晚期這個階段的睡眠質量十分重要,但孕婦睡覺時常因為胎動的原因睡眠不好,經常半夜醒來,而且仰臥位時會倍感難受,因此孕晚期孕婦不宜採取仰臥位,另外孕晚期孕婦由於腹部太大,翻身非常不方便,所以孕晚期最好不要睡過軟的床,要睡稍微硬一點的床,方便翻身,也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除此之外,孕婦入睡時要有一個要有良好的睡眠環境,孕婦睡前要盡量避免過多的腦力活動,因為只有在心情平靜的時候才會更容易入睡,另外孕婦還要養成按時入睡的習慣,睡覺前盡量避免看書、喝茶,這些行為都會引起神經興奮而導致失眠,另外孕婦夜間如果因為飢餓而引起失眠,平時在晚餐時可以適當加點軟食,但孕婦在夜間要盡量少喝水,可以在第二天上午再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