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得好不如睡得好」,充足的睡眠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些特殊人群因為身體的變化而導致睡眠變差,例如孕婦就有經常睡不好的情況出現。不但影響了日常作息,導致情緒緊張、血壓異常、心率加快、抑鬱,頭痛等併發症出現,甚至還會威脅到胎兒的發育,危害還是很大的,需要重視。那麼孕婦睡眠不好是甚麼原因?
1.身體激素的變化
懷孕之後孕婦身體激素會變化很大,體內的黃體酮含量就會逐漸的增多,而這些激素會影響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導致孕婦出現惡心嘔吐、食慾下降、失眠多夢等症狀,所以睡眠質量會變差。
2.焦慮情緒
很多女性懷孕後無法適應新的身份,加上對懷孕的知識有所欠缺所以很容易產生焦慮感,例如會擔心肚子里的寶寶發育不好、生產時會遇到突發情況、胎兒營養不夠、飲食是否恰當等問題,長期的思慮會導致孕婦處於緊張的狀態,影響晚上睡眠。
3.缺鈣
孕期胎兒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攝入的營養不夠就很容易出現一系列的症狀,例如孕婦缺鈣後會出現頻繁抽筋、牙齒鬆動、關節骨盆疼痛等症狀,尤其晚上明顯,會影響孕婦的作息。另外隨著胎兒增大,子宮會壓迫下肢血管,導致小腿和下肢部位血液循環不良,誘發抽筋。
4.飲食不當
孕期飲食也會有所變化,尤其部分孕婦孕吐嚴重,吃的東西少,晚上可能會被餓醒。另外如果孕婦睡前吃的太飽、喝水過多等不良飲食習慣都容易導致孕婦睡眠不好。
5.尿頻
由於胎兒的生長髮育是需要空間的,而子宮為了讓胎兒更好的發育會不斷的增大和擴張,從而導致膀胱器官受到積壓,儲尿量變少,從而出現尿頻。有些孕婦可能會起夜上廁所兩三次,壓迫症狀明顯的甚至夜起甚至五六次,頻繁的夜起會導致孕婦睡眠不足。
以上就是孕婦睡眠不好的原因介紹,當孕婦出現睡眠不好的情況時需要及時調理,首先要改變睡姿,側臥的方式會讓孕婦更佳舒服,可以嘗試調整。其次還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睡前應該少喝水,還要保證飲食均衡,保證營養攝入。最後要定期去產檢,時刻瞭解自身以及胎兒的情況,這樣憂慮就會變少,就能更好的放鬆心身,更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