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常見的治療方法有空氣灌腸復位、鋇劑灌腸復位、水壓灌腸復位、B 超下水壓灌腸復位、手術治療等。
1.空氣灌腸復位:通過向腸腔內注入空氣,利用壓力使套入的腸管復位。這種方法適用於發病 48 小時內、全身情況良好的患兒。遵醫囑用藥,如顛茄片、阿托品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可緩解腸道痙攣,提高復位成功率。
2.鋇劑灌腸復位:將鋇劑灌入腸道,在 X 線下觀察並進行復位操作。該方法有助於明確診斷和復位。遵醫囑用藥,如開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蒙脫石散,可促進腸道蠕動,利於復位。
3.水壓灌腸復位:利用水壓的力量將套疊的腸管復位。適用於一般情況較好的患兒。遵醫囑用藥,如西沙必利片、多潘立酮混懸液、嗜酸乳桿菌片,可增強胃腸動力,輔助復位。
4.B 超下水壓灌腸復位:在 B 超引導下進行水壓灌腸復位,具有可視化的優點。遵醫囑用藥,如山莨菪鹼注射液、普魯本辛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可緩解腸道平滑肌痙攣,提高復位效果。
5.手術治療:當灌腸復位失敗,或患兒出現腸壞死、腹膜炎等併發症時,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以直接將套疊的腸管復位,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小兒腸套疊治療後,家長應注意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及排便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同時,要注意患兒的飲食衛生,避免過度進食和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