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性腰痛可能是長期腰部姿勢不良、腰部急性扭傷後未愈、腰部過度負重、環境寒冷潮濕、腰椎先天性畸形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療法、中醫治療等。
1.長期腰部姿勢不良:長時間彎腰工作、久坐等,使腰部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易導致腰肌勞損。應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定時活動腰部。
2.腰部急性扭傷後未愈:腰部扭傷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損傷的肌肉和韌帶可能會持續存在炎症,進而發展為腰肌勞損。需及時治療扭傷,遵醫囑用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跌打丸、雲南白藥氣霧劑等。
3.腰部過度負重:經常搬抬重物或從事重體力勞動,腰部肌肉承受過大的壓力,容易引起勞損。要注意合理安排勞動強度,避免過度負重。
4.環境寒冷潮濕:長期處於寒冷潮濕的環境中,腰部肌肉容易受到刺激,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腰肌勞損。應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寒。
5.腰椎先天性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使腰部肌肉的受力不均勻,增加了腰肌勞損的風險。這種情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必要時可能需要手術矯正。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腰部,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加強腰部肌肉的鍛鍊,如游泳、瑜伽等,有助於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預防腰肌勞損的發生。如果出現腰痛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