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是指女性月經週期、經量、經色、經質等方面出現異常的情況,包括月經週期紊亂、月經量過多或過少、月經持續時間過長或過短、痛經、閉經等。
1.月經週期紊亂:月經週期不規律,提前或推後超過 7 天。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生活壓力、環境變化等因素引起。例如,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或過度勞累,都可能導致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軸的功能失調,從而影響月經週期。
2.月經量過多:月經量明顯多於正常。可能是由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等器質性病變,或者是內分泌失調、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導致。過多的月經量可能會導致貧血、乏力等症狀。
3.月經量過少:月經量明顯少於正常。可能是由於卵巢功能減退、宮腔粘連、內分泌失調等原因引起。過少的月經量可能會影響受孕,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4.月經持續時間過長:月經來潮時間超過 7 天。可能是由於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疾病,或者是內分泌失調、放置宮內節育器等原因導致。長時間的出血容易引起感染,需要引起重視。
5.痛經:在月經期間或月經前後出現下腹部疼痛,可伴有腰酸、惡心、嘔吐等症狀。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與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有關,繼發性痛經則多與盆腔器質性疾病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
6.閉經:指月經停止 6 個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經週期停止 3 個週期以上。閉經可能是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等部位的病變,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營養不良、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閉經會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身體健康,需要及時治療。
月經不調可能會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心情舒暢等。如果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