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小孩發燒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中暑、幼兒急疹、接種疫苗後反應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物理降溫、藥物治療、補充水分等。
1.上呼吸道感染:是夏季小孩發燒的常見原因之一,多由病毒或細菌引起。可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遵醫囑用藥,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阿莫西林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2.腸胃炎:夏季食物易變質,小孩食用後可能引發腸胃炎,導致發燒。常有腹痛、腹瀉、嘔吐等表現。遵醫囑用藥,如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腸炎寧片。
3.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小孩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可能引起中暑發燒。會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等症狀。應將孩子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分。必要時遵醫囑用藥,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
4.幼兒急疹:多發生在 6 個月至 2 歲的嬰幼兒,發病初期表現為高熱,熱退後出疹。一般只需對症處理,體溫過高時遵醫囑使用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
5.接種疫苗後反應:部分小孩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發熱,一般為低熱,持續時間較短。可讓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若體溫過高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感染源。同時,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為孩子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或過熱。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強孩子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