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鏡檢查和活檢是兩種常見的婦科檢查方法,它們在檢查目的、檢查過程、適用情況、結果意義、風險和併發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
1.檢查目的:
①陰道鏡檢查:主要用於觀察陰道和宮頸的病變情況,如形態、顏色、血管等,以發現潛在的異常。
②活檢:通過從病變部位取一小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如是否為炎症、癌前病變或癌症。
2.檢查過程:
①陰道鏡檢查:使用陰道鏡將陰道和宮頸放大,醫生在直視下進行觀察,並可進行醋酸試驗和碘試驗等,以幫助判斷病變情況。
②活檢:在陰道鏡檢查發現可疑病變後,醫生會使用特殊的器械在病變部位取一小塊組織,通常會引起輕微的疼痛和出血,取樣後會進行止血處理。
3.適用情況:
①陰道鏡檢查:適用於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HPV 感染、肉眼觀察宮頸有異常等情況。
②活檢:用於陰道鏡檢查發現可疑病變,或其他檢查提示有病變可能時,以明確診斷。
4.結果意義:
①陰道鏡檢查:可以提供病變的外觀信息,但不能確定病變的性質。
②活檢:病理結果是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明確病變的具體類型和程度。
5.風險和併發症:
①陰道鏡檢查:一般風險較小,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感。
②活檢:可能會引起少量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但發生率較低。
在進行陰道鏡檢查和活檢後,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時間。如果出現出血過多、發熱、腹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