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吸裂可能是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乳頭皮膚過於嬌嫩、哺乳時間過長、乳頭受到外力摩擦、乳頭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哺乳姿勢、保持乳頭清潔、使用乳頭保護產品、控制哺乳時間、治療乳頭感染等。
1.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如果寶寶吸吮時只含住乳頭,而沒有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容易導致乳頭受力不均,引起乳頭吸裂。應指導媽媽以正確的姿勢哺乳,讓寶寶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
2.乳頭皮膚過於嬌嫩:有些媽媽乳頭皮膚比較薄、敏感,容易在哺乳過程中受到損傷。可以在哺乳後,擠出少許乳汁塗抹在乳頭和乳暈上,自然晾乾,以起到滋潤和保護的作用。
3.哺乳時間過長:長時間的哺乳會使乳頭持續受到刺激,增加乳頭吸裂的風險。應合理控制哺乳時間,每次哺乳時間不宜過長。
4.乳頭受到外力摩擦:媽媽穿著的內衣材質不合適或過緊,可能會對乳頭造成摩擦,導致乳頭吸裂。建議選擇棉質、寬松的內衣,減少對乳頭的摩擦。
5.乳頭感染:乳頭部位發生感染,如乳頭炎,也可能導致乳頭吸裂。如果出現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羅紅霉素膠囊等。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注意保持乳頭的清潔和乾燥,避免乳頭受到損傷。如果乳頭吸裂的情況較為嚴重,應及時就醫,以便得到更專業的治療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