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膜炎和肩周炎是兩種常見的肩部疾病,它們在病因、症狀、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病因:
肩膜炎多是由於肩部外傷、勞損、受寒等因素引起的肩部筋膜的無菌性炎症。肩周炎則是由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退行性病變,加上肩部外傷、慢性勞損等原因,導致肩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從而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動受限。
2.症狀:
肩膜炎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酸脹,疼痛可向頸部和上肢放射,肩部活動時疼痛加重,但肩關節活動受限不明顯。肩周炎的主要症狀是肩部疼痛,疼痛逐漸加重,夜間更為明顯,肩關節活動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後伸等動作受限嚴重。
3.診斷:
肩膜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症狀和體徵,一般通過體格檢查可發現肩部壓痛,但肩關節活動度基本正常。肩周炎的診斷除了病史、症狀和體徵外,還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X線、磁共振等,以排除其他肩部疾病。
4.治療:
肩膜炎的治療主要是休息、保暖、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等、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鎮痛藥等。肩周炎的治療除了上述方法外,還需要進行肩關節功能鍛鍊,如爬牆、甩肩等,以緩解粘連,恢復肩關節功能。如果症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預後:
肩膜炎經過積極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症狀可在短期內緩解。肩周炎的病程較長,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鍛鍊,預後相對較差,但通過積極治療和鍛鍊,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肩膜炎還是肩周炎患者,都應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和外傷。同時,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鍛鍊,以促進肩部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