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和腱鞘囊腫是兩種常見的手部疾病,它們在病因、症狀、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病因:
腱鞘炎是由於腱鞘反復摩擦而引起的炎症,多與過度使用手部、外傷等因素有關。腱鞘囊腫則是由於關節囊、韌帶、腱鞘中的結締組織退變所致的病症,可能與慢性損傷、結締組織黏液退行性變有關。
2.症狀:
腱鞘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時可伴有彈響。腱鞘囊腫一般無明顯疼痛,多表現為局部出現緩慢生長的腫塊,可有酸脹感。
3.診斷:
腱鞘炎通過臨床表現、體格檢查,結合病史可作出診斷。腱鞘囊腫可通過局部觸診、B 超等檢查進行診斷。
4.治療:
腱鞘炎的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制動、熱敷、理療,以及局部注射類固醇藥物等。腱鞘囊腫較小且無症狀時可觀察,若囊腫較大或引起不適,可通過穿刺抽吸、手術切除等方法治療。
5.預後:
腱鞘炎經積極治療後,多數患者症狀可緩解,但容易復發。腱鞘囊腫經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但也有一定的復發率。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過度使用手部,注意手部保暖,適度進行手部運動,以預防腱鞘炎和腱鞘囊腫的發生。如出現手部不適,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