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牙鬆動可能是牙周炎、外傷、咬合創傷、根尖周炎、牙齦萎縮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口腔清潔、固定治療、根管治療、牙周治療等。
1.牙周炎:是導致牙齒鬆動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是由於牙菌斑中的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的。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遵醫囑用藥,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替硝唑膠囊等。治療方法包括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2.外傷:牙齒受到外力撞擊或咬硬物時,可能會導致牙齒鬆動。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牙齒固定。如果伴有牙折,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或拔牙。
3.咬合創傷:咬合關係不正常,如咬合力過大或不均勻,可能會導致牙齒鬆動。需要進行調頜,調整咬合關係。
4.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病發展而來,細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現為牙齒疼痛、咬合痛、牙齒鬆動等。遵醫囑用藥,如頭孢呋辛酯片、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羅紅霉素膠囊等。治療方法包括根管治療、根尖手術等。
5.牙齦萎縮: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可能會出現生理性萎縮,導致牙齒鬆動。不正確的刷牙方式、牙周病等也可能導致牙齦萎縮。需要注意口腔衛生,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如果是牙周病引起的,需要進行牙周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使用牙線、牙縫刷等輔助清潔工具,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潔治。如果發現牙齒鬆動,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