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後一直在出血可能是局部因素如拔牙創口處理不當、牙槽骨損傷,也可能是全身因素如高血壓、服用抗凝藥物、血液系統疾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局部處理、控制血壓、調整藥物、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等。
1.拔牙創口處理不當:拔牙後創口未妥善處理,如血凝塊未形成或脫落,可能導致出血。可採取重新咬棉球或紗布壓迫止血,如遵醫囑用雲南白藥膠囊、維生素 K₁片、氨甲環酸片等藥物輔助止血。
2.牙槽骨損傷:拔牙時牙槽骨受到損傷,可引起出血。需要醫生對牙槽骨進行處理,如復位、填塞等,同時可遵醫囑使用止血敏注射液、卡巴克洛片、酚磺乙胺膠囊等藥物止血。
3.高血壓:高血壓患者血管壓力較高,拔牙後容易出血。應及時測量血壓,如血壓過高,需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緩釋片、卡托普利片、纈沙坦膠囊等,待血壓控制後,出血可緩解。
4.服用抗凝藥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藥物的患者,拔牙後可能會出血不止。需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
5.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可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引起拔牙後出血。需要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針對性治療,如輸注血小板、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拔牙後要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食用過熱、過硬的食物,不要用舌頭舔創口。如果拔牙後出血持續不止,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