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老年人的骨質增生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29 11:07:01
吳韌副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中老年人骨質增生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等症狀,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包括關節軟骨磨損、骨關節炎、力學刺激、自身免疫反應、年齡增長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關節軟骨逐漸磨損,骨關節炎隨之發生,這可能導致骨質增生。長期的力學刺激,如過度負重、姿勢不良等,也會促使骨質增生的形成。自身免疫反應可能參與骨質增生的發展。年齡增長使得骨骼的修復和重建能力下降,增加了骨質增生的風險等。

1. 關節軟骨磨損:關節軟骨長期受到摩擦和壓力,逐漸變薄、破裂,導致骨頭之間的直接摩擦增加,機體為了減輕這種摩擦,會在關節邊緣形成新的骨贅,即骨質增生。應避免過度使用關節,注意休息,可適當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如游泳、散步等,以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減輕關節負擔。

2.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由於關節軟骨的退變和破壞引起。骨關節炎會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症狀,同時也會刺激骨質增生的形成。可通過物理治療,如熱敷、冷敷、按摩等緩解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 力學刺激:長期的過度負重、姿勢不良等力學因素,會使關節受力不均勻,導致關節軟骨和骨骼的損傷,從而引發骨質增生。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過度負重,定期進行伸展運動,緩解肌肉緊張。

4. 自身免疫反應:人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關節組織,引發炎症反應,長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導致骨質增生。可通過調節免疫系統,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輕壓力等方式來緩解症狀。

5.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中的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平衡發生變化,骨骼的修復和重建能力下降,容易出現骨質增生。中老年人應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以維持骨骼的健康。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關節,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如果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合理飲食,有助於緩解骨質增生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中老年人的骨質增生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