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在發病部位、心電圖表現、症狀、病因及治療等方面存在區別:
1.發病部位:室性心律失常起源於心室肌,室上性心律失常則起源於心房或房室交界區。
2.心電圖表現:室性心律失常的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通常大於0.12秒;室上性心律失常的QRS波群形態一般正常,時限小於0.12秒,但當伴有室內差異性傳導時,QRS波群可增寬。
3.症狀: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現心悸、頭暈、黑矇,甚至暈厥;室上性心律失常症狀相對較輕,多為心悸、心慌。
4.病因:室性心律失常常見於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室上性心律失常可由情緒激動、過度勞累、吸煙飲酒等因素誘發,也可見於無器質性心臟病者。
5.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藥物或非藥物治療,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藥物,或射頻消融術、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常用藥物有維拉帕米、普羅帕酮等,射頻消融術也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無論是室性心律失常還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都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戒煙限酒。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